血色记忆:纪念“红色高棉”大屠杀40周年

Friday, 20 March 2015 09:23 Edit by  来源:RCI 作者:梁彦 Published in 加国新闻

2015年是柬埔寨“红色高棉”种族大屠杀40周年;也是第一批柬埔寨难民抵达加拿大35周年。

2015年是柬埔寨“红色高棉,Khmer Rouge”种族大屠杀40周年;也是第一批柬埔寨难民抵达加拿大35周年。蒙特利尔的柬埔寨中心(Centre Khemara)将会在本月组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这两个日子。

目前,在加拿大,柬埔寨裔人口大约为2万1千人,其中有1万人定居魁北克。柬埔寨中心的网站上称,35年前,他们的父母侥幸来到加拿大,许多人既不懂英语也不懂法语,而现在,他们的孩子们大多成为了专业人士。

“柬埔寨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右一为 © Vinita Ho

“我的国家,现在是冬天…”

从1975年到1979年,柬埔寨共产主义“红色高棉”执政,他们称自己为“毛泽东主义者”,奉行极左政策,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总共有超过200万柬埔寨人因政治迫害、饥荒、劳役等原因死亡,相当于当时该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血腥、残暴的人为灾难之一。

联合国调查小组认定,这是一场种族大屠杀,而柬埔寨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自己人屠杀自已人。法国学者杰恩.拉古特称“红色高棉”为“自我屠杀”。

为期半个月的纪念活动包括:

专题研讨:“我的祖国,现在是冬天”。魁北克学者联会会将会组织两场专题研讨,出席者包括红色高棉大屠杀的见证人,以及研究犹太人、亚美尼亚、以及卢旺达大屠杀的学者。

柬埔寨历史展览:这一展览从3月11日到3月28日,将会介绍柬埔寨的历史,红色高棉,加拿大柬埔寨裔移民历史,文化等;

而纪念活动在3月28日达到高峰。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部长威尔(Kathleen Weil)、加拿大联邦自由党议员迪翁(Stephane Dion)、以及圣劳伦斯市市长等。柬埔寨中心会邀请佛教和尚来诵经,为死难者超渡。此外,还会有现场柬埔寨歌舞表演等。

维尼塔.何:所有难民故事都有相似之处

维尼塔.何(Vinita Ho)现在是魁北克省政府财政部的雇员,她与母亲、弟弟于1978年逃离了柬埔寨,于1980年抵达加拿大。她目前是柬埔寨中心的负责人之一。

1982年,Vinita Ho(右2)与母亲(右1)等在蒙特利尔。 © Vinita Ok

维尼塔离开柬埔寨的时候只有十岁,不过她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她说,红色高棉的大屠杀令我们非常害怕,我的父亲被杀死,我的母亲觉得,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于是决定带着孩子逃离。

她的母亲带着她、她的弟弟、还有她的14岁的表哥离开了金边附近的一个城市。他们听说了设在泰国边境附近的难民营,于是决定前往那里。

她们假扮成从泰国来的商人家属,因为红色高棉把守着每个路口,不许人离开。她们于是付钱给当地人,当地人驾车,把他们从一个村子送到另一个村子,从一个镇子躲藏到另一个镇子。大约用了一个星期才逃离柬埔寨。

维尼塔介绍说,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到了接近柬缅边境的地方,他们听到了枪炮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胆战心惊过了一夜,他们是逃亡者,一旦被抓住会判死罪的。

她母亲雇佣的当地人说,他们不可能用车子送他们,太危险。于是,所以只好走路。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的夜路。那当地人说,这是泰国了,你们自己往前走吧。

他们并不知道是否真的已经身在泰国,也不知道联合国的难民营设在哪里,而枪炮声依然在不远处响着。

维尼塔说,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幸运,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联合国难民署的巡逻车,他们是专门在柬缅边境转悠,看看能否接载到逃出来的难民。

他们在联合国难民营住了一年半,于1980,在加拿大一位表亲的帮助下,通过基督教会,与一些越南船民一起来到了魁北克。

维尼塔说,四十年过去了,我希望这段历史不被遗忘,我希望更多的加拿大人了解柬埔寨的过去。柬埔寨人在社区的声音还是太小了。

“红色高棉”领导人的下场

现在,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附近,“红色高棉”遇难者纪念馆是许多游客旅行常去的地方,那里面摆放的数以万计的头骨,依然令人恐惧。

乔森潘。2003年。 © Andy Eames/AP

“红色高棉”最臭名昭著的领导人是波尔布特。他曾在法国学习机械与信息,但没有毕业,此后,他加入了共产党。他自称“毛泽东的学生”,并在与毛会面时受到赞扬。他于1998年身亡。

另一位“红色高棉”的主要负责人乔森潘(Khieu Samphan)曾获得法国大学的法律与经济学博士,并担任金边大学教授。

2009年,联合国与柬埔寨政府共同组成的一个特别法庭,以战争罪、反人类罪、酷刑罪审判了“红色高棉”的二号人物农谢,三号人物英沙里,五号人物乔森潘等。其中,英沙里在2013年,审判还在进行过程中死亡。农谢与乔森潘于2014年被驳回上诉,判处终身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