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境外投资再度大幅松绑,这将为“一带一路”下国家海外投资布局再消障碍。
18日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说,根据新的目录,比照2013年的境外投资项目,大约99%左右的项目都将取消核准,改为备案。
相较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此次《目录(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项核准权限。其中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的有15项内容,主要集中在境外投资和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肥、造船设施项目以及城市供水等城建项目。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经过去年、今年两次对目录的修订,使得中央层面核准的项目数量合计减少约76%。
境外投资大幅松绑
相对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目录(2014年本)》在境外投资方面做了大幅变动。只是表示,“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前款规定之外的中央管理企业投资项目和地方企业投资3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顾大伟将之总结为一句话:除少数的有特殊规定的项目之外,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
而所谓的少数特殊规定,是指投资到没有建交的国家、受到国际制裁的国家、正在发生战争、发生内乱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几个敏感行业。除了这些按照规定要核准之外,其他不论投资规模大小,不论投资什么行业全部取消核准。
顾大伟解释说,此举是中国经济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通过投资体制改革,来推进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的落实的需要。同时也要通过这样的开放,来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经济。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对境外投资达到1078亿美元,今年1~9月份,中国对境外投资已经达到849.2亿美元,顾大伟说,估计今年全年中国对境外的投资可能要超过或者接近1200亿美元,同时也可能会接近或者超过境外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规模。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的海外企业实体对第三地的再投资没有计入中国对境外投资的数据中,事实上中国对外的投资可能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境外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我们也相信,这一次取消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意味着企业在未来走出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今年5月开始施行的国家发改委9号文(《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就已经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了松绑,明确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及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时间缩短为7个工作日。
倒逼产能过剩行业减投机制已形成
除了境外投资核准大幅取消外,工业领域核准权限下放和取消的力度也非常大。
《目录(2014年本)》中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的有15项内容,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肥、造船设施项目以及城市供水等城建项目均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管理。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巡视员李忠娟解释说,此举主要是考虑到国家的重要项目布局基本完成,国家遏制新增产能措施成效显现,倒逼过剩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2013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这其中就包括钢铁、水泥等行业。
李忠娟说,今年1~9月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这些产能过剩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14.4%,31%,6%。而这些行业的投资,也基本上是用于续进项目,主要投向一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品深加工项目。因此,国家的遏制新增产能的一些措施已经开始取得了成效。
与此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的环境逐渐形成。目前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已经进入了平台期。比如1~9月份钢铁的产量增长2.3%,船舶行业下降14.9%;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经营基本处于微利状态,钢铁行业1~9月份销售收入利润率是0.71%,电解铝是-3.73%。因此企业扩大产能的意愿明显减弱,投资更趋于理性,更多集中于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的项目。还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一些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已经开始出现了分化。
在取消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这些项目核准的同时,《目录(2014年本)》也要求对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继续严格执行指导意见,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其他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各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并合力推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各项工作。
李忠娟说,国家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正在建设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信息库和信息预警机制,目前项目信息库正在试运行,信息预警系统正在建设当中。
也因此,李忠娟说,取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资项目核准后,投资主体在决策时也要考虑相关的外部条件,因此也要更加慎重。
作者:胥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