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英学生人满为患 数据触目惊心

Saturday, 14 June 2014 07:52 Edit by  来源:英国《华商报》 Published in 教育资讯

在英学生投诉自己学校华人学生拥挤不堪,也有中国家长查询更详尽的英国大学留学生现状。 

近期记者接获大量来电来邮,有在英学生投诉自己学校华人学生拥挤不堪,也有中国家长查询更详尽的英国大学留学生现状。多名记者近日走访了20多家英国大学,收集到的数据触目惊心。

中国留学生集中在英格兰中部

根据英国官方统计,英国目前有13万多中国大陆学生,留学人数逐年在增加。2013年新留学生就超过了6万多。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在英国遍地开花,英格兰中部最为集中。今年4月,英国教育部下属机构公布2012/2013学年外国硕士留学生人数,来自中国大陆的占总数的23%,几乎为英高校所有硕士生的四分之一,与英国本土硕士人数相差无几(26%)。

约克大学成立于1963年,与久负盛名、有数百年的一些英国大学比较,约大的资历无疑较短,但发展速度十分惊人。1963年仅招收了200名学生,2013年则已飞速扩大到1.8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接近15%,多数是硕士生。留学生吕培建说:“我是大二学生,学经济的。约克大学依水而建,学习环境优美,可能因为是一个新兴的学校,各方面都充满了活力,老师和教职员工热情奔放。唯一不足的是中国学生“多如牛毛”。特别是学经济、学管理的,这些专业是约大的强项,也是在中国招人的主导专业。我觉得,一个班30个人中,有3-5个华人还能勉强接受,超过10个,再加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接近15人,甚至更多,这样就有点过分了。”

利物浦大学最牛 中国学生人数领先

利物浦大学是排名较前的一所高等学府,该校与中国的多个大学有联合办学项目,每年有大批中国学生来到这个曾是英国最为辉煌的港口城市。中国学生中大多学习商科,硕士生占了三分之一。陈芝告诉记者:“利物浦大学目前有2.3万学生(包括英国人),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占绝对多数,有四分之一。利物浦大学校园很大,但中国学生比较集中,商科里人最多。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管理、贸易、商务和经济类教学楼里,走进任何一个厕所,八成能撞到自己的同胞。”

位于英格兰中部的利兹大学也是一所有近180年历史的名校,目前学生人数在3.2万人。2011年该校有中国留学生2318人,去年下降到1943人。该校的中介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留学生平时喜欢扎堆,但上课又怕与自己的同胞在一块,跟自己人一起张不了口,害羞讲英语。没有国人在旁边,大多数中国学生能尝试用英语问问题,也可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有自己的同胞在就放不开了,学习质量或多或少会有影响。”

记者了解到, 中国大陆留学生不光聚集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处处能见到自己的同胞。十年前,北爱的阿尔斯特大学和苏格兰的斯特灵大学的中国学生寥若晨星,现在都有500多人。

新兴高校吸引更多中国学生

英国目前有109所大学,绝大多数是公立,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教育部规定每年学校招收本国和欧盟学生人数,再按人头拨付相应款项。学校的大型项目,如扩建教学楼、图书馆等较大的投资则要另行报告审批。各大学为扩大收入,往往把眼光放到海外市场,特别是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对海外学生不设限,学费高出一大截。

记者了解到,在英国大学中,近50年内成立的高校往往招收更多的外国学生。中国留学生在新建大学的比例远远多于老的学校。巴斯大学成立于1966年,去年全校人数1.6万,中国留学生超过2500人,华人学生比例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在该校学习建筑设计的黄玉说:“在巴斯大学的中国学生以学商科为主,有的班中有三、四成是华人。学建筑的不多,但我们的生活圈子则完全是华人。每天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可通用普通话。在校外租房也大多是同胞结伴,吃的是中餐,讲的是中国话,与在中国大学上外教的课也没啥实际区别。”

排名前列的大学不乏中国学子

英国每年公布大学排行榜,牛津、剑桥、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和布里斯托大学基本上排名前五。在牛剑两所著名高校中,中国大陆学生人数从未过千人,但布里斯托大学目前已有2320中国人。在布里斯托大学读电子工程的曹景翔告诉记者:“我是大三学生,这三年,中国学生明显增加。在布大,中国人学商科多,学理工科的也在增加。跟其它学校一样,中国学生喜欢聚在一起,这很普遍。我觉得,学校招生需要全盘考量,有些专业三分之二是亚洲人;我们来留学就是想多学点东西,除了专业知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都是值得学习取经的。布里斯托大学太多亚洲面孔,有时候真不觉得是在欧洲的一间大学。”

根据英国驻中国大使馆不久前公布的签证统计数据,2014年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将会有新的突破,各大学华人学生人满为患将会加剧。刘进成老师透露,他目前正在做一份研究报告,计划在年底向中国教育主管部门进言。中国官方、媒体、家长和学生们到了跟英国说“不”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