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长期以来对数学爱恨交加。他们对《雨人(Rain Man)》电影中的数学天才津津乐道,对网络公司的成功沾沾自喜。但是他们又看不起这些与数字打交道的人,他们认为这种得之不易的技能在今天这个社会中缺乏吸引力。
现今的美国数学教育受到了很多诟病,究其原因,从最近一次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排名就可以看出。2012年PISA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排名第36位,相较于2009年又下降了11位。而中国学生已连续两次垄断了数学成绩的第一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此报道,“中国学生的数学最高分是613分,也是所有参加测试的最高分数,这比其他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家要多三年的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水平。”美国的教育界也非常担忧学校的师资水平,采取了包括把很多表现不好的学校校长老师一次性全部裁掉的措施,但是教育问题仍然很突出,尤其在数学和科学教育上,现在高科技领域几乎被外来移民统治。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美国PingMax公司推出了一款集中国式的训练和美国的想象力为一体的数学练习网站(BeijingMath.com。,中文名“北京数学”),于2011年一经投放市场就引起强烈反响,用户迅速遍布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十几个国家。北京数学在美国数学教育上的成功,也源于这个网站体现了近几年普遍被认可的教育思维,也就是对小孩子教育的基本看法。
1. 教育其实教的是自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知识固然重要,但让他们终身受益的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他们了解到自己能够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这种自我认知感会带领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未知的领域。现在美国的数学教育就是缺乏了这种自信。“我不喜欢数学”,“数学不是我的强项”……这些是经常从美国成年人那里听到的口头语。现在很多美国家庭学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探索像北京数学这样的练习软件,因为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并不是真的学不会加减乘除了,而是要从小就给小孩子一种数学并不难,我很擅长的自信!
2. 先有特长还是先有兴趣?家长老师最经常提到的是怎么样培养、保护小孩子的兴趣。那么兴趣是怎么来的呢?一种解释是兴趣基本上天生的,一经发现要培养保护,这样小孩子才会有发展。最近另外一种思维方式逐渐占了上风:先有特长后有兴趣。小孩子一旦擅长一件事,会因此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可以让他们享受同伴敬佩的眼光,兴趣也就会随之而来。
数学是万科之本,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要给小孩子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通过提高能力继而培养兴趣,这也是北京数学开始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
3. 东西方文化在教育上的靠拢。北京数学的创办人就是移民。他们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在美国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公司工作,都有学龄的儿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又发现大家都有着一样的困扰:小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数学教育无法让人接受,练习稀少,导致概念不清,信心不明。于是他们就决定为自己的孩子也为大家做一个数学练习工具。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数学诞生了。
2011年恰恰美国教育界在探索不同的教育方法,《虎妈战歌》更是吹起了一股中国风,这种东西方文化在教育上的互补也推动了北京数学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