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老牌大报《纽约时报》将和“出版媒体”界的新锐-社交媒体巨人Facebook合作。
本周《纽约时报》自我爆料称作为数字出版时代的强力转型,她将牺牲一部分自己网上的流量,将一些内容提供给社交媒体巨人-Facebook.
在提议的交易中, Facebook将在其应用平台内部提供来自纽约时报、国家地理以及BuzzFeed的内容。
BuzzFeed也包括在Facebook内容战略的主要媒体之内。BuzzFeed目前已经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将自己的内容分享到其网站之外。 © Brendan McDermid/Reuters
这些新闻媒体将在Facebook的内容营收中分到一杯羹。而Facebook也可以在头条新闻出现后,继续将14亿用户留在其应用内,而不是使用户流向第三方媒体网站。
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数字媒体教师阿尔弗莱德.赫尔米达说,这个商业模式看起来有些“令人困惑”,但是表明亟需忠诚用户的出版媒体已经意识到今天的年轻人对媒体消费的需求变得更“随意”。
他说:“Facebook希望成为人们事实上的‘因特网’。Facebook要成为你的网络世界全部。”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出版人和媒体,这样做你就像在别人的大楼里租一间办公室。如何组织内容就由Facebook说了算了。”
新闻会来找你
赫尔米达说现在内容消费者期待内容主动向他们靠拢,或者他们会“无意间”碰到必读的内容。人们的想法变成:“如果重要的话,内容会出现在我的Facebook页面上。”
Facebook的新媒体出版模式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很难拒绝,就像在旅馆里的突然有了一间免费房间。
纽约时报称至少有6家媒体得到Facebook内容分享计划的垂青。
接下来的几个月,应该会有更多的媒体收到邀约。
来自卡尔顿大学的新闻和传播学系主任乔胥.格林伯格说:“如果Facebook不和传统媒体公司分享用户数据的话,跑到社交媒体去发布新闻内容实在没什么好处。”
像纽约时报这样的传统媒体‘需要Facebook来留住读者,保住生意。’温哥华大学的数字媒体系主任理查德.史密斯说。
史密斯说,各种公司过于依赖Facebook。我想他们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没有选择。
乔胥.格林伯格说,如果不加入社交媒体就意味着冒着被Facebook 背后“数字算法惩罚”的风险。其在Facebook上的相关内容和链接就的优先权会降低。
对于“后来”的媒体而言,看着自己的读者群萎缩,而看着对手媒体的读者群靠Facebook上升是一件痛苦的事。
目前,Facebook上的媒体内容链接会返回到第三方媒体公司网站。但是在新的协议下,这种情况会很快改变。 © Dado Ruvic/Reuters
这种新情况对BuzzFeed这样主要靠内容分享来获得用户的媒体公司并不是问题。BuzzFeed靠着流行内容的分享传播来获得广告收入。
不算广告收费分享,是否参加Facebook对传统媒体是一件好事或坏事就不那么清楚了。
格林伯格说用户数据的分享是另一个关键。
他说,如果 Facebook不分享用户数据,传统媒体内容被 Facebook收纳其实没多大好处。
但是问题是Facebook可能会分享数据吗?
“我看这不大可能。用户数据是Facebook最有价值的资产。”格林伯格说。
跟踪鼠标点击
大数据专家安纳托里.格鲁兹说精心设计的新闻网站可以跟踪鼠标活动,收集类似读者在页面上停留时间,读者喜欢的文章以及文章的哪一部分读者复制和粘贴这一类的数据。
“这些数据帮助纽约时报改进其网站”他说,“如果失去这些数据,难道媒体还必须从Facebook重新买回这些有价值的数据。”
据报道,纽约时报正在和Facebook详细磋商在Facebook内部平台呈现内容,并且从Facebook得到一部分收入。 © Carlo Allegri/Reuters
格鲁兹是瑞尔森大学罗杰斯管理学院的社交媒体实验室主任,他担心这些大媒体将不得不将一部分内容编辑权力让渡给Facebook。
“在社交媒体上受欢迎的是重大的全国性新闻以及娱乐性的和怪诞的新闻,”他说“如果新闻媒体的重点是创造这些受社交媒体欢迎的内容,新闻的多样性就会被抹杀。”
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教师鲁本.斯特恩说,就算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在媒体和读者之间插上一脚,像纽约时报这样的老牌媒体也能在网络时代生存。
一个自然的演进过程
但是较小的新闻媒体可能会碰到困难。
“对于地方新闻媒体,”他说,“由于广告主相对较少,读者范围有限,在由Facebook来决定该读者看什么内容的环境下地方媒体如何生存?”
斯特恩指出,流行的移动即时信息应用Snapchat推出了其新闻类栏目“Discover”,收纳了来自品牌媒体“CNN”、“ESPN”、“Vice”和“Yahoo”的新闻。
他说,“这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这些平台希望更多的内容在内部呈现,这样读者就尽可能多地呆在平台里。”
随着数字媒体环境的变化,斯特恩说,内容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内容承载公司的手里而不是内容创造者的手里。
“数字媒体环境到今天生存的座右铭已经变成‘先试试,然后我们来看会怎么发展。’”他说。“现在发生的是另一个现实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