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日前在香港政府总部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针对香港金融系统如何保持非凡的韧力与稳定性、香港资本市场在内外监管收紧效应之下如何持续承接中概股转场的红利,以及未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又会如何深度发力等问题,做出详细回答。
“黑暴”冲击时,已做金融风险防御,做得很细,现在还在持续。
吴小莉:2019年下半年有很多人虎视眈眈,想要看着香港金融市场的变化,甚至想从中获利,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我们又怎么应对它?
陈茂波:那个时候香港正经历“黑暴”,街头的暴力以外,在金融市场里面也虎视眈眈,有一些对冲基金也唱衰香港,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希望动摇香港的金融稳定,以此来动摇老百姓的信心。我们就做一些防御工作。一方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几个金融监管机构及时沟通、建立机制,监控市场情况,一方面在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在货币市场,它不单纯是现货市场,更厉害的是通过衍生工具这块。我们每一天都盯得很紧,现货市场里面交投怎么样,有没有沽空,有没有一致行动,同时也要求他们申报场外交易选择工具市场的情况……同时证监会、金融管理局等也派人到券商、银行实地检查,看申报准不准确,有没有地方出错。
再一方面那时有很多谣言,我们也在媒体、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及时出来澄清问题。比如有对冲基金唱衰的时候,我们除了自己发表一些数据外,也找一些对香港情况比较了解的外国基金经理、经济师,发文章反驳;同时,也跟中央部委很密切地沟通。从金融稳定这一块,要从国家大局里面部署,得到他们的支持,毕竟国家是我们最大的后盾。在这个过程里,边商量边做好预案。作为前线第一责任人,这些预案做得很细。后来2020年美国所谓要制裁我们这边官员的时候,我们拿方案出来应对,都可以比较有序、稳定地化解这些风险和危机。
吴小莉:这个风险机制到现在还在持续吗?
陈茂波:现在还在持续,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美国对我们国家的打压,尤其是他也动员他的朋友进行不同的打击。香港是国家很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金融稳定对于老百姓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直都非常小心、高度警惕!
吴小莉:你也提到,2019年有一些对冲基金在媒体上放话,可能会来冲击港元。你们在每一天的监测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比较危险的时候?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陈茂波:那个时候“黑暴”事件真的太离谱了!一个方面去打垮银行,尤其是去中资银行的分行里面打乱,在社交媒体里面呼吁集体联合。有一段时间,有一些人说一起去中资银行提款机提款,把它都提完,制造恐慌,大家是不是会担心这个银行就会发生挤提。我们那个时候也紧张,做了预案,准备好资金,也准备好运送一些钱。后来在网上另外有消息说,你们千万不要去提款,提款以后就晓得是谁去提款,往后就可以查出来是谁在搞事,结果那天去提款的人比平常还要少。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挥很特殊的作用,前景很亮丽。
吴小莉:这几年很多人在想,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不会不保或者资金会流出,事实上看是反过来的,资金不断地在流入。最近也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稳定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2021年的上半年,IPO引进的资金可能是历史的最高?原因是什么?
陈茂波:我是2017年初接任财政司司长,那个时候就推进上市规则的改革,一方面允许创新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可以上市;第二,商务科技公司因为发展从概念到实现现金流利润的时间比较长,即便还没有收入,允许它上市;第三就是中资企业在境外上市的规模很大,准备他回来香港第二次上市。2018年4月份改革开始生效,到现在回来的企业55家,筹资超过5000亿港元,加起来占现在香港股票市场市值的1/4,并且它也激活了香港的股票市场,2019年每天股票市场平均交易额不到900亿港元,2020年上升到1290多亿港元,到现在上半年是1600多亿港元。同时我们也看见了国际资金用于我们这边的越来越多。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例,2020年北向的增长很厉害,有部分超过80%,表示国际投资者利用香港这个平台投资境内的兴趣越来越大,往后这个大潮会非常兴旺。
吴小莉:但也有人觉得,有些中型的企业可能还是在美国上市,因为门坎比香港还要再低,而香港要面对很多散户,怎么平衡继续放开门坎,能够让很多有潜质的企业上市,但是又不让香港股民受损害?我们未来还会有改革的措施吗?
陈茂波:这中间要有一个平衡。香港市场跟美国市场的监管确实不一样,上市企业面对的风险也不一样。比方到美国上市,中国企业需要面对集体诉讼这方面的风险,而且还有美国对我们国家政策变动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也不是企业自己可以掌握的。来香港上市的话,从政策、政治方面来说,是没有这个风险的。香港一方面是鼓励、方便上市,同时保护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个我们是谨记的。我们现在在研究英语叫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就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美国去年跟今年头几个月做得不错,我们觉得可以有一个香港版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准备在9月份咨询市场,目的是让不同的企业选对他比较合适的方案去上市。
CBDC央行数字货币这一块,这是大潮流。
吴小莉:2021年6月3日我们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院,您也希望香港能够试行跨境贸易支付来试用CBDC,我们也很好奇,未来什么时候香港会出现数字港币?
陈茂波:CBDC央行数字货币这一块,我们之前有研究过,这是大潮流。那个时候觉得在零售层面可能场景还没成熟,毕竟当时在香港用信用卡、八达通都很方便,当时的研究认为零售层面可能用不上,在跨境支付方面就很有空间。所以我们现在跟内地、跟泰国、跟阿联酋,有一个项目,用央行数字货币做跨境贸易融资,尝试不错,下一步我们会总结经验再推进。在零售层面,最近也看
到了变化。我们在做两部分工作,一个是数字人民币到香港的应用,在跟人民银行沟通,在技术各方面做好准备,随时配套人民币跨境使用;同时香港的零售层面我们也在研究,大概一年以内,就会拿一个方案出来。
不管媒体怎么讲,国际投资者用钱表达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
吴小莉:面对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履加快、国际国内金融格局正深刻变化中的纷繁形势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向远而行?
陈茂波:香港跟上海,一个是离岸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在岸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互相配套都有很重要的角色,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贡献给国家,自身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一个方面是作为内地企业,国际筹资融资的一个中心。第二个是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现在美国对我们国家打压的环境下显得更重要。人民币国际化过去一直以来一方面是一个试验田,也建了一个防火墙,这方面的功能我们要继续用,同时要丰富人民币产品在这方面的供应,比方国家现在买石油用人民币,往后“一带一路”里不同的项目,用人民币越来越多,境外人民币资金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要找投资,我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果能把握好这方面,提供不同的投资产品、风险管理工具都有了作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和速度。第三个是“一带一路”的功能平台。在金融管理局下边有一个自建融资投融资办公室,把在这方面有兴趣的,不管是投资者,还是专业机构,拼在一起,有项目一起做。过去两年,我们也开始收购基础建设项目,现在大概收购了5个多亿美元,其中1/3是“一带一路”原先国家的项目,有一些是新能源,有一些是天然气,还有其他的我们也在陆续收。这些项目,收到一定的体量以后,可以证券化放到市场里,让其他有兴趣的投资者,买这些证券化的基础建设贷款以后,银行就可以资金回拢,多做其他的“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除了筹融资以外,“一带一路”功能平台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是保险业,二是专业风险管理。第四个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以外,整个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大湾区8000万人口,而且是我们国家相对比较富裕的地方。贸易发展局做了一个调研,内地中产阶级老百姓投资到财务产品跟买保险,大概用他收入的27%左右,这个体量就很大。所以我们觉得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大有干头,而且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进去只是一个开始,整个国家的发展这么快,空间很大,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这两块业务,过往很多都是外资、金融机构做得比较多,做得比较大,我们完全有机会发展自己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这是要努力的方向。第五个方面是绿色金融。习主席已经提了我们国家达到碳中和是在2060年,也提到2030年我们碳排放到峰顶。在国际这么复杂的环境里,难得一个议题,绿色发展,全世界目标一致,在这方面国家的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我们在1月初发了一批第二期的香港特区政府绿色债券,特意发一些30年期的,反应非常踊跃,尤其是欧洲、美国的投资者。这个也反映,其实国际投资者对我们这边,不管媒体怎么讲,从我们金融的前景、对地区发展的前景,他就用钱告诉你,他是有信心的。
吴小莉:用资金投票。
陈茂波:用资金投票!所以在预算案里,我们说未来5年我们会发1750多亿港元,这个是小数,其实我们通过这样发的话,我们30年期的绿色债券是亚洲区里唯一一个政府发这么长、而且利率很低的绿色金融产品,我们希望以这种案子推动大湾区里的一些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用我们这个平台,也可以辐射到其他地方,这样的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能更好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