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感受「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

Wednesday, 12 November 2014 09:52 Edit by  来源: 世界周刊 Published in 海外专才

海归的路,回乡的路,带我到那原本属于我的地方......

笔者参加了江苏省人事人才厅组织的「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 混在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的157名博士中,走马观看了江苏的9个代表性城市,近距离接触了省政府官员和地方官员,又与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研究所的代表进行了对接洽谈,感觉把海归所有「前戏」在短短的8天时间全演完了。

行程排得很满,每到一处,先是推介会,然后是项目对接洽谈,参观创业园,再就是接风或送别宴会。 坐在警车开道的一列巴士上,满耳充斥着毕恭毕敬的「博士」尊称,惶惑自己在这个螃蟹上市的季节,在母国的土地上,居然真的可以「横行」。 来去匆匆,所有宴席上的杯盏交错,寒暄客套,车里的闲谈私语,插浑打科,恳谈时的故作高深,誓言承诺,都在上飞机的那一刻锁进了手提箱。 只有一句话,至今不忘。 那是一次宴会上,某位市领导一行去每张桌子给大家敬酒时说的:「欢迎你们回来发展,不能带资金来的带项目来,不能带项目来的带朋友来。」

这句话,让我这个从未动过海归之心的人也动容。 做祖国的母亲向自己的海外游子发出的是怎样殷切的呼唤呀。

百万扶持资金,更多的风投资金,就差没说,孩子们,放手干吧,老妈我来买单。 赚了是你的,亏了算我的。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除非是被直肠子的美国人给教傻了,是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可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每一次得到的同时也伴随着某些失去。 海归,到底是怎样一条路?

得与失孰轻孰重?

参加这次江苏行的博士大概分三类:一类是已经回国发展的登陆海龟,一类是有产品专利寻找合适买主的准海龟,一类是处在观望中的岸上海龟。 第一类的数目比较少,他们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不是做不做龟,而是寻找一只更大的海龟蛋。 第二类怀揣马上就可以投入市场的专利技术和品,短时间就可给合作单位带来大把利润,是最受对接单位欢迎的宠儿。 此行对于他们就是做金海龟还是银海龟的问题。

这第一和第二类海龟这里暂且放下不表,只说第三类,事实上,这类博士在此次活动中占有多数。

这群人大多已在国外生活十年以上,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基本已经西化,本人在国外也已立足,只是因国内的老父母殷切盼归,这才把脚伸进海里,一试深浅。 行程中跟两位观望海归有过简短交谈,一位现在加拿大政府部门工作,孩子已经上大学,国内的父母非常希望他们回来,且已经帮他联系了国内某研究部门高级职位。 他和太太权衡再三,他乡已无几多牵挂,故里亲情浓厚,不如燕归来。 这次参加江苏行,到了家乡那一站,就此与同行的伙伴挥手告别。 看他脸上温暖满足的笑容,我为他在十几年??的远游之后回到母亲的怀抱而高兴。

另一位现在美国有一家自己用专业技术开发的公司,是这家运作良好的公司的CEO。 尽管他本人无意海归,却奈何不过国内关系广泛,人脉通畅的家人,对他用海归博士的身份回国得到更大发展的期望。 我说,北美相对稳定,一眼便可看到老时是什么样儿,倒是回国创业对自我是一种挑战,未尝不是好事。 他说,问题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是不是还经得起挑战,再说,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就像一棵长了十几年的大树,再要连根拔起,那伤筋动骨的痛,我们还能承受得起吗? 从他眼里流露出的那一抹依恋我知道,海归对于他,大概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所以我觉得,海归,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选择。 得到的是亲情,和中年时期可能轰轰烈烈,也可能败走麦城的经历,失去的是平和的心境,和自己在他乡花十几年时间建立的事业和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说得清,亲情和友情,孰轻孰重?

水能行船亦可覆舟

跟一位登陆海龟谈到浙大海归博士自杀事件,和国内环境是否适合海龟们生存的问题。 这位女士应聘国内某大学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人际关系良好,研究资金似乎也充足。 她的观点让我吃惊。 她不赞同浙大海归博士对国内学术界黑暗的指控,相反,她认为,海龟登陆后能否顺利生蛋孵化,关键是自己的心态。 如果自恃才高,瞧不起国内同行,或者对自己提职称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期待太高,势必会失望,以致走上绝路。

事实上,无论是生活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存在与人相处的问题,只不过在国内,这方面的学问更大,更重要。 据我观察,这位女士休息时与重量级人物攀谈,席间去主宾桌向领导们敬酒,晚上和男士们去卡拉OK唱歌,确实属于八面玲珑之人。 后来得知,该女士因丈夫不愿出国,在国外未居住太久,于是我得出结论:涉足西方文化不深的,远离中国人文环境不久的,海归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是浙大的海归博士尚年轻,似乎离开母语环境也未太久,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位女士那样游刃有余呢? 可见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中国社会还是起了决定作用。

那是否只要心理足够成熟,承受力大就可以呢? 朋友跟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博士全家海归,应聘某大学教授,政府分配了一栋小洋楼,建立了试验室,配备了研究团队,拨了大量研究经费,项目也顺利上马了。 一切都很好。 变化缘起一件很小的事情:该博士需要订购一批电脑,在与商家洽谈时表示希望为自己也购买一台,这台电脑由自己出钱。 商家说,这么大一笔生意,我们送您一台是应该的。 博士坚持要自己付帐。 商家坚不收,说这是惯例,最后博士妥协。 不久一封举报信出现在纪委工作人员的桌子上,一台电脑一万元人民币,够立案了。 最后,这名博士带着满身的伤痛返回美国,他说,我是含着泪离开的。

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参观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扬州化学工业园,泰州中国医药城时,我找到了答案。 这就是,如果你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如何化解别人的嫉妒情绪,还好所学专业比较实用,技术含量比较高,就去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建立你的项目和团队吧。 大学,研究所,这些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并不适合你。

总之,当你选择成为一只海龟,你就把自己投入了充满凶险,暗流涌动的大海,如果不善游泳,轻则呛几口水,重则被大海吞没。 所以,在游向彼岸的那一刻,问一下自己,我的水性如何? 适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博浪,还是在风平浪静的湖中漫步?

雁南飞望穿秋水

海归的路,回乡的路,带我到那原本属于我的地方…。

选择了海归,举家南迁,你还是做独来独往的「太空剑侠」? 江苏行遇到的一位登陆海龟,他的太太和孩子留在了美国,且把丈母娘办去了美国与太太孩子作伴。 他自己则国内住半年,国外呆半年,他说,我们俩谁也不管谁。 我想,虽说聚少离多,家庭的责任,抚养孩子的责任,当然还是要管的,所谓不管的,应该是感情上「情不自禁」的情形吧。 说这话的时候,另一位博士插嘴说:千万别管,整天盯着,男的受不了准离婚。 「不管」是明智的,做到「不管」的女人是聪明的。 只是,我不知道「谁也不管谁」的背后,他的太太流了多少辛酸泪。

我的一位朋友的老公海归了,她在北美有很好的工作,女儿上高中,还有两年才能上大学。 女儿在北美长大,中文说不利索,当然为了女儿也得选择留守。 我劝她,夫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分开,国内不是有为海外归国人员子女开设??的英语中学吗? 孩子去那里读上两年再回美国读大学也不是不可以。 她说,也不只是因为女儿,「我们这个年龄的回国,男人那是如鱼得水,女人呢,要跟比自己小一两轮的女孩子争宠,我都能想像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在这,好歹还有自己的生活,到了国内,那真的是事业和尊严什么都没有了。」

我常常想,如果夫唱妇随,举家回国,这个家庭保持完整的可能性到底是更大了还是更小了? 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就敌不过那一小段激情? 尽管现实中,大多数的妻子都选择了留守,但我不知道,是她们更喜欢这片陌生的土地,还是在学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是更加明智地保持了自己独立的人格,还是胆怯地逃避了情感的挑战?
海归的路,回乡的路,爱人呀,原谅我不能与你同行…。

海归的路如何走?

江苏行期间,来自加拿大的博士们忙中偷闲,发起了一个小型聚会。 在这次聚会上,有一位己成功海归的博士给大家提了一条经验之谈:即便有资金,也不要轻率投资国内市场,最好是先作为国外住中国办事处的职员在中国呆上一两年,人脉关系都建立之后,再自己出来单干。 这样投资的风险会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 大家说你这不是废话嘛,国外驻中国机构,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

此兄慢腾腾地说,如果没有,那只好看你的家族,裙带在中国的人脉如何了。 这还用你说,大家抗议道,我等农民的儿子,土地的精灵,亲戚中能混入城镇户口的都不多,哪里来的人脉? 说完,大家不约而同地沉默了,是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剩下的唯有祝福了。

哎! 想归就归吧,上帝保佑你们游过太平洋,成为一只生猛无比的龟!

CCNews 编后话:这是网络上传的很火一边关于海归创业的旧闻。但我们今天读起来仍有许多借鉴之处,也许过去的经验能为今天梦想学业有成海归创业的人提供一些借鉴。毕竟,经验是需要时间去孵化,路是人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