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老师的感言
学生: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 受到多名家长的宠爱较多。还有可能也是因为文化习惯的不同。比如排队,见到有认识的朋友排在前面,就加进去。有同学在多伦多排队时也这样做,就遭到其他国家游客的指责。 还有就是吃完饭后饭桌上一片狼藉。和其它加拿大孩子吃饭后的桌面情况作比较。孩子们一看就懂了。中国来的孩子们不懂这些事,可能是因为在国内的教育中,没有人把这当成是必要内容“。
学生:我们看到: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天蓝,山绿,水清;城市之繁华,乡村之秀美,动物之亲和。一路上都是大树,到处绿草如茵。
学生:我们感悟到是,当地人强烈的时间观念,自觉的规矩意识。他们总能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方,决不拖延时间。甚至还提前到达预定地方,等待他人。规矩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潜意识。在商场付钱,即使没有栏杆,人们依旧在默默的排着队伍,毫无吵闹,丝毫不乱。更不会出现插队的情况。
学生:“学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尊重。”“这里的老师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教给我们太多的知识,但是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很多礼仪和人生观,我们需要接受不一样的理念,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到国外来游学的原因。我们不知道回到国内还会不会经常性的说句谢谢,对不起。其实这都是氛围造成的。我们在什么样的氛围内,就会成为怎么样的人。我很希望,中国说‘谢谢’,‘对不起’的人会越来越多,会听到得越来越频繁。”
学生:夏令营专门安排我们去参观多伦多、魁北克、蒙特利尔,首都渥太华、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带队老师不仅以专业的导游知识为我们介绍加拿大的景点及历史, 而且还一路细心观察孩子们在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 向他们讲解加拿大人的社会道德及价值观念,使学生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学生:从小习惯看加拿大文化。 在整个加拿大旅途中,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这里的生活理念和习惯。随处可见的生态环境,让我知道,加拿大人特别热爱环境,加拿大的资源虽然很丰富,但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
学生:饭桌上的文化。我们吃饭有个特点,就是浪费。很少在餐桌上看到有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而另一个我们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是,无论饭菜有没有吃完,我们的桌面都不够干净整洁。而相比之下,这边的人吃完饭后,桌子是非常干净的。这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所以,我们也学着在每次吃完后整理桌面,把掉落在桌面上的菜放进碗里,把洒在桌面上的饮料用纸巾擦干净。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一个人受到尊重,相反的话,就难以得到别人的正眼相待。
学生:我们在麦当劳吃完午餐,大家都自觉的把剩余的垃圾清理干净,分别按照纸盒等可以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有机垃圾分别安放。在国内这些事都是有服务员来做,大家如果习惯啦,举手之劳就可以收拾干净,对大家都好。好的习惯,大家都这样做也不觉得有啥困难。这点小事上加拿大人做的好!
学生:谈夏令营的收获?应该包括英语课、西人老师教育特点、加拿大人文环境, 礼貌尊重,加拿大留学,生活小事等等。太多收获啦!
学生:是真正的大学之旅。夏令营安排实地参观加拿大许多著名大学,这些大学都是同学们心仪的高等学府。大学老师专门给同学们安排入学专题讲座,带领同学参观校园。
老师:我们团队的工作就是引导孩子们了解加拿大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的。我们都经过职业培训,学生们熟悉非常崇拜白求恩,觉得白求恩大夫精益求精。事实上,加拿大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人工作精益求精”。
老师:“游学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让孩子们在游中学习,边走边学边看,看到的是加拿大人真实的生活的情况,这个对孩子们的帮助才是最大的。我们不能说哪个国家好,哪个国家不好,但国家间确实是有不同的。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觉得夏令营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老师:虽然21天很短,在人生的大海中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因为在这21天学生行了万里路,经历了许多事,有了许多的感悟,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还看到了中国与外国之间不论社会环境还是风土人情,都有很大的差别。21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有的点点滴滴汇成了一条溪流,丰富了学生人生阅历,对他们一生都将获益匪浅。
每到暑假期间, 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校组织中学生到加拿大参加夏令营,游学生活的主要目是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与此同时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除上课之外,也为学生们安排旅游活动。近距离感受加拿大的生活,为加拿大留学打下基础。21天的Bond英语修学夏令营,让同学们体验加拿大的学习生活,感受加拿大民风,学会励志与尊重。21天的加拿大英语夏令营修学旅行,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同学们每天都在进步。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国家,为将来的留学生活打下基础。他们学会了如何写英文散文,如何演讲;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会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与陌生人成为好朋友。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加拿大邦德英语修学之旅。
本片以一个来自中国的夏令营学生王心烨的视角,真实记录在加拿大21天BOND英语修学夏令营生活的点点滴滴。CCNews 电视记者全程跟踪拍摄同学们的夏令营生活,全方位把21天的生活展示给大家。
Tagged under